發布者(zhe):奧伯特(te) 時間:2017-11-15
新會陳皮,又名廣陳皮,指在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陳皮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栽培的茶枝柑的果皮經曬干或烘干,并在保護區域范圍內貯存陳化一年以上的產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陳皮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市場前景一片光明。然而,陳皮卻大多停留在傳統的干燥階段。陳皮采用太陽曬干受天氣的影響,曬干需要很大的場地,在這個寸土黃金的年代,就需要很大的場地租金投入,而且場地曬干的損耗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質量也沒辦法保障。燃煤、燃油等高能耗、高污染的干燥設備受到嚴格限制甚至被禁止使用。陳皮的產量一直不能最大化,尋找一種新型的安全環保、高效節能的干燥方式替代原有舊式的干燥方式越來越緊迫。
AOBOTE熱泵烘干機應用于陳皮烘干工藝流程:
原料的選取和驗收→鮮果取皮→烘至果皮發軟→果皮翻反整形→恒溫烘干→入庫儲存陳化。
烘干推車托盤選擇:推車每層最好有12cm的距離,托盤不宜用塑料材質,最好采用304不銹鋼或竹木架,這樣層與層之間熱量輻射會比較好,不會造成物料底部慢干的情況。
原料選用和驗收:原料選用新會產正宗“新會柑”,要求無病斑、無病蟲害、有光澤、質優;鮮果取皮:用鋒利小刀從鮮果底部縱向分割兩刀(不傷果肉)呈不分離3等份后,剝落果肉留皮;高溫烘干:將果皮放置在烘干箱內,并用自制方形網格分層隔開,高溫干燥1小時,使果皮發軟;果皮翻反整形:從烘干機箱中將放在自制方形網格上的果皮取出,將果皮翻反(翻反過程要注意輕拿輕放,不要將果皮折斷,保持果皮完整,保證成品率);恒溫烘干:將翻反過的陳皮均勻地放置在方形網格上,放入烘干箱中,在烘干過程中,要注意使果皮受熱均勻,一般每隔2小時調換網格一次,調換原則為上下前后,對角互換;入庫儲存陳化:將已烘干的果皮涼凍裝入麻袋,入庫儲存。
陳皮烘干工藝曲線:
烘干品質優良的陳皮外表面成黃色或紅棕色,內表面黃白色,粗糙,呈海綿狀,基部殘留有經絡,且不易折斷。陳皮烘干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其曲線變化如下:
第一個階段為高溫加熱階段,烘干溫度為65℃(不排濕),烘干時長為1小時,使果皮烘干至發軟,此時烘干房內的濕度在85~90%左右,烘干達到預定時長時,可以用手觸摸果皮,檢測是否達到要求。
第二個階段為恒溫干燥階段,將烘干機工作溫度設定為45℃(烘干前需翻反整形),烘干房內濕度為60~70%,烘干時間為14小時,烘干過程中要注意調換網格,保證成品受熱均勻,品質一致。同時,抽取樣本進行稱重,以達到目標值為準。
第三個階段為低溫晾涼階段,房內溫度為30℃,濕度為15~20%,時間為1小時左右,晾涼后將陳皮取出即可,此時濕度為13~15%(這一階段也可以根據室外溫度和物料的實際情況放到烘干房外)。
一般情況下,陳皮果皮質量接近鮮果皮質量的25%,果皮含水量約13%為成品。因此,在烘干過程中要控制溫度和濕度的變化。烘干時間過長或溫度過高,會導致陳皮揮發油、橙皮甙、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過多流失,過于干燥陳皮會呈暗褐色或黑色,影響其外觀,也不易于保存。烘干時間過短或溫度過低,則陳皮過于柔軟,保存過程中容易發霉,甚至變質,影響其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如果天氣允許,又有合適的場地,新鮮的果皮經過分瓣后,可以放在室外晾曬一天,但是必須保證不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經過晾曬的陳皮再進行烘干作業,可以縮短烘干時間,一般只需9~10個小時即可。
除此之外(wai),陳皮果最(zui)好的的采摘(zhai)時間(jian)是(shi)每年的十(shi)(shi)月(yue)中(zhong)旬到十(shi)(shi)一月(yue),此時烘(hong)干(gan)(gan)(gan)的陳皮品(pin)質(zhi)較(jiao)好,而(er)過早采摘(zhai)得(de)到的陳皮顏色青(qing)綠,一般需(xu)要進(jin)行高(gao)溫殺青(qing)才(cai)能確保烘(hong)干(gan)(gan)(gan)后(hou)產品(pin)達標,通常(chang)需(xu)要放(fang)入120°的高(gao)溫蒸汽機中(zhong)蒸制(zhi)半小(xiao)時,再放(fang)入烘(hong)干(gan)(gan)(gan)房進(jin)行烘(hong)干(gan)(gan)(gan)。陳皮烘(hong)干(gan)(gan)(gan)后(hou),裝入麻袋放(fang)在(zai)通風干(gan)(gan)(gan)燥(zao)的儲存間(jian)保存即可。此外(wai),還需(xu)要選擇晴朗(lang)干(gan)(gan)(gan)燥(zao)的天氣,把陳皮拿出來晾曬(整袋拿出即可),以免受潮。
400-9692-636
136-0002-0261